close

  在鄭州二砂院內已經建立的“2砂藝術中心”。這片占地800多畝的東德工業建築將被建成鄭州的“798”藝術園區
  □東方今報記者 奚春山/文 沈翔/圖
  61年前,在民主德國的援建下,鄭州西郊建起了中國內地最大的砂輪廠——鄭州二砂。鬥轉星移,昔日輝煌如過眼雲煙。在“騰籠換鳥”的陣痛中,更名為“白鴿”集團的鄭州二砂,借助於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機遇,蛻變為鄭州首個文化創意產業園,並迎來了首批入駐者。
  ◎海歸80後的“先行”之路
  4月17日,鄭州白鴿集團廢棄廠房院內。
  在一處面積約160平方米,挑高足有7米的高大室內空間里,銀色的鐵皮大桌子上,散落著幾十塊白色、灰色的砂輪。
  這是海歸80後王錚工作室所在地。2013年10月底,王錚主動關了生意不錯的咖啡廳,租下了鄭州白鴿集團6000平方米的廢棄廠房,並註冊了鄭州藝禾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始了“更接近藝術的新生活”。
  王錚出生在鄭州西郊,那時白鴿集團還叫鄭州第二砂輪廠,“當時找對象都找二砂的,因為工資高”。
  1993年,王錚上中學時,二砂上市更名為白鴿集團,這是鄭州第一家上市公司。成為鄭州乃至河南省的驕傲。
  2003年,在白鴿集團開始走下坡路之時,王錚遠赴德國柏林留學。2006年畢業後,他婉拒了華為公司拋來的橄欖枝,並重新回到鄭州,開了一家咖啡館。當他得知鄭州打算創建白鴿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消息後,果斷轉型併進駐“二砂”。
  媒體的報道,把白鴿文化創意產業園稱為鄭州798。這源於北京798藝術區這個中國內地“標桿”的巨大成功。
  1995年,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以每天每平方米3毛錢的低廉租金在北京酒仙橋4號的廢棄廠房裡,租用了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倉庫作為雕塑車間,接受政府委托製作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群雕。雕塑工程完工後,翻模工羅海軍續租了這個空間,把它做成一個向藝術家開放的雕塑工廠。因為這裡的廢舊廠房原名為798電子器材廠,就被稱為798藝術區。
  對於北京798藝術區,王錚並不陌生。2003年去德國留學前,他就數次流連於北京798藝術區。在柏林留學期間,他瞭解到聯邦德國曾將民主德國廢舊工廠進行了改造,把它們升級為藝術園區。
  王錚希望成為羅海軍這樣的先行者,在王錚6000平方米的小規
  中,佈局的有舞蹈工作室,室內足球場,還有他熟悉的咖啡館。
  ◎廢廠房裡透出的魅力
  將老舊廠房改造成創意園,並不是德國人的“發明”。早在上世紀40年代,美國藝術新銳群體就開始以低廉的租金入駐後來被稱為“藝術家天堂”的SOHO(19世紀紐約最集中的工廠與工業倉庫區)。
  在王錚看來,廢舊廠房的魅力在於,歷史與現實、工業與藝術的極大反差,誕生了讓人流連的藝術情調。
  藝術情調已成為衡量城市魅力的標桿之一。2003年,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世界城市TOP12”,北京798的空間重塑所代表的新風格得以入選。《紐約時報》稱“北京東郊出現了當代藝術SOHO區”,將這裡與美國紐約當代藝術家聚集區SOHO區相提並論。法國《問題》周刊也刊登了名為《新北京已經來臨》的文章,認為798的出現是中國正在蘇醒的標誌之一。用英國當代藝術中心前任總監Philip Dodd的話,“798已經成為北京朝陽區最大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從倫敦到紐約,到巴黎,每一個關心藝術的人都在談論798。”
  在詳細調研了北京798後,王錚發現,白鴿廠房的硬件比北京798還好。
  王錚介紹說,白鴿1953年建廠,用的是民主德國人提供的圖紙,投資1.5億元,幾乎相當於5個鄭州國棉廠的總投資,是全國最大的砂輪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砂輪廠。廠區內精心設計的廠房、講究的立面處理、廠房之間相連的架空廊橋等,處處彰顯出上世紀東德工業建築的風格。
  ◎時尚新地標?
  這片占地800多畝的東德工業建築,也引起了更多有識之士的關註。
  2013年鄭州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工業遺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建議。其中重點就是白鴿集團的廢棄廠房。
  2013年10月份,鄭州市政府通過媒體傳遞意向,在中原區白鴿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廠區進行工業遺產保護和文化創意園建設。
  政府傳遞的信息,被頭腦敏銳者解讀為新的商業機會。當年10月18日傍晚,在鄭州市西區第二砂輪廠大院深處,攝影師薑順的咖啡店開始試營業。他租賃了二砂廠區一座約1000平方米的廢棄熱力交換站,把它裝修成為LOFT風格的主題攝影基地。
  “我一眼就看中了這裡,和北京、成都、廣州等地的文化創意區太像了。如果有一天能發展成創意園區,這裡將會是設計師、藝術家、創意人士的天堂!”薑順說。
  在薑順、王錚之後,鄭州市民賈先生,也租下了廠房,成立自己的攝影工作室——2砂藝術中心。在賈先生看來,巨大的熱力管道,高高橫跨而過的運砂通道,面積上萬平方米、高大的德式廠房,由大雪松和法國梧桐組成的廠區道路,被雜草淹沒的鐵路線……無不散髮出大工業時代的氣息。這些工業遺產深深刺激著人們的創意熱情。
  作為白鴿文化產業園區的首批進駐者,王錚、薑順、賈先生,都把這片廢棄的廠房作為鄭州未來的時尚地標。但一個嚴峻的問題也擺在他們面前,他們和白鴿的合同只簽到2015年12月底。也就是說他們和鄭州時尚新地標的緣分,很可能在一年半後戛然而止。
  只簽到明年年底的玄機,源於白鴿集團2015年年底要整體搬遷到滎陽。媒體公開報道顯示,2013年11月,白鴿集團的廠房資產,已整體移交給鄭州國資委下屬的河南國創置業有限公司。到2015年年底,王錚們的房東,將變為國創置業。
  未來國創置業會不會和王錚們續約,還是一個未知數。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鄭國鋒】【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鄭州二砂 曾承載鄭州發展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d51odtcz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